如果发现自己作品的盗版多如牛毛,你会是什么心情?
史金淞作品《搂金系·GB-1》2020
「2021·盐的糖」展览现场 ©️陈陈美术馆
诉诸法律?
索要赔偿?
让对方为自己的错误付出应有的代价?
史金淞在自己的实验艺术项目《第三种复制》中,并没有将自己遭受的盗版和山寨简单地归于黑白对错,世界在他的眼中,是有「灰」度的,在他看来,如果一个家庭可以因为他的「树」而生活得好,而有钱救治自己患病的孩子,那他还能指责什么呢?
以平面的方式去比划这个世界是苍白的,面对真实世界时,面对生命危亡的时候,他仍保持着本心的一处柔软。
「史金淞个展:第三种复制」现场 ©️白盒子史金淞将自己原创的松树放置二楼,与展厅一楼的山寨作品形成一个奇妙的对立与呼应,让我们看到松树作为传统文化符号,在传统文人精英的文化语境中,在当代艺术家的视角下,以及在大众文化的消费角度下,所具有的不同的审美意义。不同群体间全新的公共关系由此建立。
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专业,史金淞的基本功非常扎实,但这远不是他所想要的全部,面对更多当代的创作可能,他一直在少有人涉足的领域探索尝试着,无论是个人的「淞博会」,还是拍卖,到潮流艺术……他习惯性地追寻着各种自由,寻找着为大众所不知的新领土。
史金淞《那边2020》现场,2020 ©️嘉德艺术中心材质:古枫木、人造花鸟草虫、各种机车零件、炭化动物骨骼及树木等综合材料现场装置尺寸可变
即使已成为当代艺术界颇有影响力的人物,但史金淞还是喜欢把自己比作艺术圈的客人,也许对他来说,破圈和破界一如人生使命般存在,不断的破出各种文化、知识、思想的疆界远比归属某种稳定的关系更让他心驰神往。
史金淞《Médaillon 迪奥座椅》在与Dior合作的雕塑/装置项目中,座椅的灵感源于 Dior 先生的幸运符「Medallion座椅」,造型「咄咄逼人」,面对面可以发出「类似呼吸」的声音。每隔十秒钟,它们会交替变红,好像燃烧起来。设计灵感基于史金淞当时对设计、权利以及其内部基因组的暴力性的思考。
史金淞的作品基本上是以个人的直观反应为出发点,围绕那些触发他的日常琐事和切身感受,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呈现出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转化来。而这一切探索与其说是创作,更像是一种自我的修行。
特别是2003年的非典过后,他开始明白未来的一切,在生死面前的脆弱易碎,之后的他不再奢谈「创作」了,一切只是生活的功课,他说,「那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不明白这个世界了,《甜蜜生活》是第一个关于功课的作品。」
《甜蜜生活》以麦芽糖为材料,呈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,随着时间变化,作品最终融化于我们眼前,被艺术加持的作品并不比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存在更久一些。
史金淞在这里想要做的是对「甜蜜」和「生活」这两个词的物性追问。
2019年,他再次以糖为材料,创作了《甜蜜的梦·模具》,将「梦」物化成甜度高的糖果和巧克力,通过画廊空间的消费渠道分享给观众,并向众人提问:为什么物化的梦会如此甜蜜?这个十余年后对「物化」的再度衡量,就像一次计划中的「功课」,这时候没有人会知道,2020年的巨变会来得那么突然。
2020年春节,已经定好回武汉的史金淞被迫滞留他乡,武汉亲友们频频传来的信息,使他比异乡人更切身体会到了事态紧急和肝肠寸断。
并不乐观的情况下,他做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,联系一切可能的力量去支援,去捐助,不但筹备了善款,还联系好了急需的物资直接送到各医院,在他看来,这样的公共危机中,对别人的援手也是人类对自己的一种自我疗愈,进而形成的社会的联动,就像是为所有感同身受的人们提供的一个情绪的出口,一种社会的疗愈。
这何尝不是我们个人的「功课」呢?
2020年2月,史金淞参与发起了「聚焦行动」成功筹得大笔善款和医疗物资送到了急需的地方 ©️雅昌网
「除做功课,就是做自我的疗愈、疗伤,从个人治疗到公共治疗,可能会是我一个工作方向。」
史金淞习惯了以多样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生活,而他的工作,很多时候就是以个人的方式,切入社会的实践中,对公共价值产生影响与作用。比如《灰度360》这样的公共项目,以平视的角度介入到了信息搜集的环节,并被无数日常的细节包围,他感动于随之而来柔软而略带感伤的向内思考,他关注着这些通过对彼岸的建构,形成的新的生命的救赎,如同一个看的见摸得着的渡船。
2012台北灰「灰度360」肇始于一场有秩序的「暴动」。2012年末,史金淞在中国台北举办大型艺术项目《不可预知的戏剧现场》。五幕剧的第一幕中,艺术家将被弃置的家什以不可知的结构放于展厅,观众手持统一发放的锤子依序进入并砸毁眼前的物品。「暴乱」后,残余物由艺术家焚化,其产生的尘芥升格为个体情感的私密载体,它们重叠堆积,聚合为刻有鲜明城市印痕的「台北灰」。 2013 武汉灰自此,史金淞辗转于中国台北、武汉、江南等几十座不同的城市和地区,向当地的居民征集与自身有关的特定物品或灰尘。故事、记忆、情感,内心的种种隐秘被讲述者匿藏在物品的深处、难以言明,直至被艺术家通过焚烧、研磨等手段转化为粉尘,最终加工成不同灰度的颜料。
2014 凤凰灰度
2018 说吧灰色
随着征集的深入,史金淞更多的关注对个体的采集。他回到生活方式本身,如同一位心理治愈师,借助艺术化的虚构方式支撑出某个宽容、非知识性和富有弹性的“灰色维度”。
©️湖北美术院
在作品中,史金淞重新回溯并架构出新的中国历史和传说,关于古老寓言和当下的童年,他以极致的不锈钢金属材质还原着我们生命中的常规防护和危险。不锈钢材质的婴儿摇篮、推车、护甲、玩具……他为哪吒打造出全套护甲,象征着被用作武器抢占市场的工具,选择者看似工具的主人却注定是依附于这些物品的奴隶,就仿佛是极权主义时代中实用主义的唯一必然。
史金淞作品《哪吒摇篮车》不锈钢 2005©️前波画廊
除非是哪吒吧,有着保护自己的能力和豁出一切的心态。那么,你才有资格当一个可爱的宝宝啊……
史金淞作品《九条命》2007
「2021·盐的糖」展览现场 ©️陈陈美术馆
暂无评论